財政部臺灣省南區國稅局表示,依所得稅法規定,財產及權利因交易而取得之所得為財產交易所得,若財產或權利原為出價取得者,以交易時之成交價額,減除原始取得之成本,及因取得、改良及移轉該項資產而支付之一切費用後之餘額為所得額。
該局說明:轄內納稅義務人甲君96年度以其購入之債權,抵繳法院拍賣該債權抵押物之價款3,000萬元,該局乃以法院拍定價額3,000萬元為其處分債權收入,減除購入債權成本2,000萬元、土地增值稅及執行費共200萬元,核定財產交易所得800萬元。甲君主張其係以債權抵繳拍賣價款,承受抵押之土地及建物,實質上所得並未實現,循序提起復查、訴願及行政訴訟,均遭駁回。
該局又說,法院依強制執行法而拍賣土地及建物之行為,為具有買賣性質之法律行為。民眾參與法院拍賣並以購入之抵押債權抵繳拍賣價金,係屬以處分債權來換取抵押物所有權,核屬財產交易行為,如經計算有所得時應依所得稅法規定申報財產交易所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